星期三, 十二月 31, 2008

替换apache2注意事项

apache2有点问题。打算将其替换掉。
nginx安装,配置,还算顺利。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php-cgi调用php.ini的时候,无法正常载入,但是在info.php中还是可以看到其路径的。解决方法为修改php.ini的权限,默认为600,修改为644。
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nginx无法正常上传1M以上的文件,即便是调整php.ini中的上传最大值还是无效的。因为nginx默认上传限制在1m以下。
在nginx.conf中添加上传大小参数就行了:
client_max_body_size 2m;

这有点类似apache老版本中的php.conf上传限制。
最后一点,默认使用/etc/default/php-fastcgi来控制php-cgi端口,用户以及连接数的。但这实际上效率很低,重启php-cgi太慢,且不能平滑跟随php.ini的配置。推荐使用php-fpm,因为需要打给php打补丁,所以需要从源码编译安装了。

参考链接:Nginx 0.7.x + PHP 5.2.8(FastCGI)搭建胜过Apache十倍的Web服务器(第4版)

星期六, 十二月 20, 2008

.Xresources

Rxvt.font:xft:Bitstream Vera Sans Mono:size=10,xft:DejaVu Sans YuanTi:size=10
Rxvt.background:#2e2e2e
Rxvt.foreground:antiquewhite
Rxvt.colorBD:yellow
Rxvt.colorUL:green
Rxvt.multichar_encoding:utf-8
Rxvt.scrollBar:Fault
Rxvt.scrollBar_right:True
Rxvt.scrollBar_floating: True
Rxvt.scrollstyle: next
Rxvt.saveLines:10000
Rxvt.color0:black
Rxvt.color1:red3
Rxvt.color2:springgreen
Rxvt.color3:wheat3
Rxvt.color4:navy
Rxvt.color5:magenta4
Rxvt.color6:steelblue1
Rxvt.color7:gray85
Rxvt.color8:gray10
Rxvt.color9:SkyBlue3
Rxvt.color10:chartreuse3
Rxvt.color11:lightgoldenrod2
Rxvt.color12:SkyBlue1
Rxvt.color13:pink1
Rxvt.color14:lightblue1
Rxvt.color15:#dbeff9

Rxvt.menu:/etc/X11/rxvt.menu
Rxvt.preeditType:Root
Rxvt.transparency:255
urxvt*inputMethod:fcitx

urxvt

ps:opera太好用了,老旧笔记本用着非常好。

星期五, 十二月 19, 2008

rewrite规则,nginx

#enable ucenterHome rewrite
rewrite ^/(space|network)-(.+).html$ /$1.php?rewrite=$2 last;
rewrite ^/(space|network).html$ /$1.php last;
rewrite ^/([0-9]+)$ /space.php?uid=$1 last;

#enable Discuz rewrite
rewrite ^/bbs/archiver/((fid|tid)-[w-]+.html)$ /bbs/archiver/index.php?$1 last;
rewrite ^/bbs/forum-([0-9]+)-([0-9]+).html$ /bbs/forumdisplay.php?fid=$1&page=$2 last;
rewrite ^/bbs/thread-([0-9]+)-([0-9]+)-([0-9]+).html$ /bbs/viewthread.php?tid=$1&extra=page%3D$3&page=$2 last;
rewrite ^/bbs/space-(username|uid)-(.+).html$ /bbs/space.php?$1=$2 last;
rewrite ^/bbs/tag-(.+).html$ /bbs/tag.php?name=$1 last;
break;

星期四, 十二月 18, 2008

DEMAE:可以解决mp3标签乱码的播放器(仅供测试)

linux下mp3标签乱码很烦人。众多的mp3播放器,不管是 重量级的Rhythmbox 还是轻量级的quodlibet都存在了乱码问题。具体详细的解释,可以看nicky的这篇文章

虽然可以使用id3iconv或者Mutagen来重新转换mp3的标签编码,但是有点罗嗦:我每次下载单个mp3,就要重新用命令来转换编码,太麻烦了。

昨天我在寻找基于mpg123(mpg321)的前端播放器,找到了DEMAE这个小玩意,可以解决掉mp3标签乱码。但是界面太简单,功能太弱了,所以很勉强能够在平常中使用。

我尝试使用sonata、audacious、quodlibet来和它比较,确实能够正确的处理mp3标签编码(支持ID3v1/v2, APEv2),不过要在配置选项里面加入GBK编码。

截图如下(googleMusic下载的两首中文歌):
mp3id1

配置选项中需要添加GBK编码:
mp3id2

关于安装: 把源码包中的ext/i686-linux/gtk_treemodel_xtra.so拷贝到源码包根目录,然后执行demae,出现依赖错误,可参考README。

linux,绝对省电。

我对linux的电源管理一窍不通,我用着debian。
我的笔记本是老旧的IBM T23,电池早就完蛋了,在xp下估计能够2分钟也就待机了。
今晚上我在打开笔记本的时候,忘记了打开电源插座的开关(怪不得提示warning:on battery powerful,skip fdisk check?)。我起初没注意,一直就这样开启了我的笔记本,然后听着歌。等到我看到桌子上面的电源开关关着的时候,我发现笔记本计算机靠着破电池已经运行了将近6分钟了。
怪不得看着cpu的温度才29度。
同样和xp对比下,多了4分钟。
不得不成认linux确实省电,确实环保。

星期二, 十二月 16, 2008

星期六, 十二月 13, 2008

debian安装qemu和加速器&安装Plan 9

尽管我的老笔记本的硬件完全写在在了plan9的硬件支持列表中,但是我还是用虚拟机安装吧──硬盘实在是没有空间了。
plan9支持qemu和vmware,virtualbox没有写在支持列表中,想必virtualbox发行太晚的缘故。
自己的笔记本竟然没有安装qemu,先准备虚拟机环境。
用apt安装
qemu kernel-package linux-source kqemu-source build-essential kqemu-common

之后会下载内核源码到/usr/src中,解包它,并创建它的链接到此目录
ln -sf /usr/src/linux-2.6.26* /usr/src/linux

之后依次执行如下命令来创建kqemu的内核模块:
cd /usr/src/linux
module-assistant prepare kqemu
module-assistant build kqemu
module-assistant install kqemu
depmod -a

之后就会安装好kqemu的内核模块啦,插入它
modprobe kqemu
chmod 666 /dev/kqemu

到此为止qemu和加速器就安装好了,虚拟环境就搭建好了。
然后开始安装plan9了
到贝尔实验室下载plan9的iso,之后准备用qemu来启动它。
先创建一个qemu磁盘镜像:
qemu-img create -f qcow Plan9.qcow.img 2G
从镜像引导启动:
qemu --kernel-kqemu -hda Plan9.qcow.img -cdrom plan9.iso -boot d
默认会出现两个选项,一个为安装plan9,另一个是启动liveCD,选择它,然后剩下的安装就容易了。
plan9这玩意,确实挺新鲜的。贝尔实验室创造了unix,unix无人不知。plan9也来自贝尔,但是不及unix出名。
具体安装事项看贝尔的wiki吧。

星期五, 十二月 12, 2008

conkyrc配置

老早在06年的时候,使用过,之后便很少使用了。
最近突然想用了,顺便监测当前系统运行状况──主要是CPU。
随便写了个rc文件,发上截图,喜欢的话到我notebook拿去吧。
conky

升级wp2.7

没来得急第一时间升级──这几天blog写的少。
今天升级到2.7以后,不想令我有小小惊叹的感觉:wordpress管理后台完全变了个样子。
不错哦~

ps:重新编译了svn的fcitx。

星期三, 十二月 10, 2008

双机对等搭建debian无盘笔记本

我的老旧笔记本是T23,虽然512内存,但是因为磁盘太旧了,瓶颈问题非常严重,即便是用debian,我也感到非常吃力。再加之cpu频率太低,运行速度非常慢。
决定用无盘来启动笔记本,或许可以减缓瓶颈问题,只是做到测试,但完全使用也无妨,无非就是要在台式机上面另加一块网卡罢了。
台式机:
ip:192.168.1.10
用到的服务:dhcp,tftp,nfs
笔记本:
ip:192.168.1.9
mac:00:d0:59:d8:5f:91

启动原理:
利用台式机做dhcp服务,然后从笔记本网卡启动,挂载台式机的nfs目录为根目录,从而引导进入debian系统。

台式机上面需要做的:
首先在台式机上面安装debian系统,更新apt,设置IP地址,之后用apt安装dhcp3-server,tftpd-hpa,nfs-kernel-server,syslinux。
配置dhcp3-server服务,编辑/etc/dhcp3/dhcpd.conf如下(我的配置文件):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subnet 192.168.1.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1.100 192.168.1.20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1.255;
option routers 192.168.1.10;
}

host t23 {
hardware ethernet 00:d0:59:d8:5f:91;
filename 'pxelinux.0'; //pxe引导文件,等会用到
next-server 192.168.1.10;
fixed-address 192.168.1.9;
}

之后重新启动dhcpd服务。
/etc/init.d/dhcp3-server restart
如果没有出现fail之类的错误,就说明成功了。

配置tftp:
安装tftp后,会默认将tftp的目录设置为/var/lib/tftpboot。编辑/etc/default/tftpd-hpa,修改“RUN_DAEMON”选项为“yes”,使其自启动进程。
需要将syslinux安装后得到的pxelinux.0这个引导文件拷贝到/var/lib/tftpboot中去,如下:
cp /var/lib/syslinux/pxelinux.0 -vf /var/lib/tftpboot/
之后重启tftp服务
/etc/init.d/tftpd-hpa restart
可以做一下tftp get的测试。

配置nfs-kernel-server:
编辑/etc/exports,设置nfs目录,如下
/t23 192.168.1.0/24(rw,no_root_squash,async)
其中,/t23是在台式机上面创建的一个目录,默认笔记本的系统文件在此处,后面会解释。
重启nfs服务
/etc/init.d/nfs-kernel-service restart

服务配置完毕

因为台式机安装的是debian,我们需要重新安装一个新的debian系统来让笔记本引导它,对此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台式机上面划分一个新的分区,然后正常安装debian到新的分区中,之后重启,进入原来的debian系统,挂载新安装debian的那个分区到/t23中。
另一种方法是到cooperative linux中下载debian的fs磁盘镜像(下面简称为t23.fs),之后直接挂载到/t23中去。
我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因为之前安装过colinux,并且备份了磁盘镜像,这次可以直接用到了。

挂载t23.fs到/t23中
mount t23.fs -o loop /t23
如此,从colinux下载的debian的磁盘镜像就挂载到台式机中的/t23目录中来了。然后做如下修改:
编辑/t23/etc/fstab: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dev/nfs / nfs defaults 1 1
none /tmp tmpfs defaults 0 0
none /var/run tmpfs defaults 0 0
none /var/lock tmpfs defaults 0 0
none /var/tmp tmpfs defaults 0 0

修改/t23/etc/network/interfaces,注释掉eth0设备。
因为这个磁盘镜像没有安装linux-image,默认使用了colinux的内核,所以需要chroot进入,重新安装linux内核,从而确保生成/lib/modules/linux-2.6.18-6-686。确保台式机和这个磁盘镜像要保持内核版本一致,因为我都是用了debian的etch版本,所以没什么问题。
之后退出chroot模式,返回台式机中的debian。
重新编译debian内核,使内核支持nfs启动。
编辑/etc/initramfs-tools/initramfs.conf,修改其中的BOOT=local为BOOT=nfs,之后重新生成新内核:
mkinitramfs -o /boot/initrd-t23
在/var/lib/tftpboot中创建t23的文件夹,然后拷贝/boot/vmlinuz(版本号)和initrd-t23到/var/lib/tftpdboot/t23中来。
在tftpboot中创建pxelinux.cfg文件夹,并在其中创建default文件(等同于menu.lst)如下:
DEFAULT t23

LABEL t23
kernel t23/vmlinuz
append vga=791 initrd=t23/initrd-t23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1.10:/t23 ip=dhcp rw --
PROMPT 1
TIMEOUT 0

之后使用交叉线将两台电脑连接起来,把笔记本启动到pxe启动模式,然后就会获得pxelinux.0这个引导文件并加载default启动选项引导debian系统了。
我是成功了。
debian无盘笔记本到此告一段落。

ps:
因为没有闲置路由器可用,所以两台机器对等连接后均不能上网,只是实现了无盘启动的工作。如果在台式机上面加一网卡的话,笔记本便可以共享台式机网络了。
当然,有路由器的话就更方便了。

星期一, 十二月 08, 2008

Howto Change /home directory

在我的老旧笔记本上面运行XP实在太卡了。我想,既然debian可以轻快的在我的老旧电脑上面舒服的运行,为何不把xp删掉呢?况且我可以用wine来运行foobar2000了,且最近xp一直未登录过,放在那里占用磁盘空间,我看还是删掉的好——要用windows还是在我的台式机上吧。

磁盘状况如下:
分区 格式 挂载点
/dev/hda1 NTFS /mnt/hda1
/dev/hda5 EXT3 /
/dev/hda6 swap swap

决定格式化了,先备份好存放在windows下的资料啥的,格式化/dev/hda1。而且我决定使用XFS文件系统了。

先安装xfs工具,只需要安装xfsprogs就可以使用mkfs.xfs了。 然后做XFS文件系统优化处理,之后创建临时home目录,如下:
mkdir /mnt/newhome ##创建临时home目录
/dev/hda1 /mnt/newhome xfs defaults 0 0 ##加入xfs分区到fstab
mount /dev/hda1 ##挂载
find . -depth -print0 | cpio –null –sparse -pvd /mnt/newhome/ ##拷贝home目录中内容到newhome
/dev/hda1 /home xfs defaults 0 0 ##再次修改/etc/fstab
mv /home /home~ ##更改/home为/home~,或者删除掉
mkdir /home ##重新创建/home目录,以便挂载xfs分区

重启系统。

按照我以前的做法,还是出现了权限问题:更改目录后没有写入的权限。解决方法很简单,用chown命令改变属主,或者干脆用root来使用pcmanfm之类的文件管理器更改目录属性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
在debian中优化XFS文件系统
Ubuntu Linux挂接新硬盘 更改Home目录

星期日, 十二月 07, 2008

wine来foobar2000

虽然一直是不怎么赞同使用wine的,只是觉得在linux还是做linux自己的事情吧,何必要虚拟windows呢?用windows的程序还是到windows下面吧。
即便如此,在我逐渐厌恶了windows那可憎的界面以及超慢的运行速度的时候,看来我不得不使用wine了。
至此,有两个需要的东西在linux上面没法完美的实现:一个是像foobar2000的mp3播放器,另一个就是kmpalyer了。
之所以使用windows也就因为上面两个软件在拖累着我。
尝试在linux下使用了几个不同的mp3播放器,但都令我失望,一个是编码问题(虽然比较容易解决,但确实是麻烦了,每次都要执行命令来重新转换编码),另一个问题就是不论哪个播放器我都没法顺手,怎么使用都感觉不如foobar2000方便。
另外,我的老旧笔记本看mkv电影的时候,可以用kmplayer来解决声音和画面不同步的问题。

听歌是个大问题啊,所以要用wine来运行foobar2000了。
wine的新版本确实比以前好用多了,之前我在使用magicLinux2.0的时候,尝试用wine来运行foobar2000,那时就几近完美了。这次安装更是丝毫不用配置,完美的显示中文了,而且安装了BBE等插件,音质同windows下差不多啦──很好很强大。

这么一来,就可以在轻快的linux上面用着foobar2000听歌了。如此,快哉矣!

缺点:在linux上面运行foobar2000的缺点就是无法实现windows上面运行foobar2000的初衷了:轻量级。
不过在我电脑上面跑着还是挺快的。启动速度不慢,cpu虽然占用稍微高点,但我感觉不出来。

星期六, 十二月 06, 2008

奇怪的磁盘问题(附带两篇)

今天早上我正常的打开电脑,进入debian,启动到XDM并登录的时候,紧接着屏幕一闪,又回到了XDM的登录窗口──竟然给我自动跳出了。再次登录,亦是如此。我就纳闷了,莫非账户禁用了?
之后我进入控制台,可以正常登录,我尝试修改.xsession,竟然提示磁盘空间不足!有没有搞错阿,昨天的时候明明还有3个多G的。
查看了一下home目录,那个.xsession-errors竟然有3G之多,我靠了。用cat查看,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估计是什么信息都输入到这里面来了。
删除之,创建个空设备链接到此:
ln -sf /dev/null ~/.xsession-errors



ps一篇:
我在windows下制作了rom.zip这个压缩包,然后拷贝到linux中解压后,出现了乱码。然后我就开始找原因来解决问题了(这就是我有时候特别烦linux,为了寻找一个可用的替代品却很难找到,特别是针对桌面的),因为需要重新编译unzip──但我无论如何也编译不通过。找到了firefox的一个archview插件,可以通过它来查看并解包,而且没有乱码,很好很强大──可惜在我的老旧电脑上面cpu占用率太大了,很卡。

ps二篇:
fbrun是fluxbox里面默认的一个“运行”程序,很方便的说。比方我在openbox下想使用的话,可以单独编译fbrun而不用全部安装fluxbox。
在fluxbox源码目录下依次运行./configure --prefix=/usr && make
之后进入子目录util中,make install就ok了。

星期四, 十二月 04, 2008

单网卡,n个IP地址绑定

/etc/network/interfaces文件如下:


# The loopback network interface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pre-up iptables-restore < /etc/firewall-rules

auto eth1
iface eth1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9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254

auto eth1:1
iface eth1:1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9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0.254

Songbird随笔



在linuxtoy第一次介绍的时候,我就用过了。gui虽然很好看,但是系统资源消耗太大,虽然可以边上网边听歌——听起来不错——但是貌似有点多余了。我只是测试了windows版。

正式版发布后我安装测试了一下,觉得其整合了音乐管理和网页浏览的功能的兼容性更强大了。而且做得很统一规范。我在songbird上面写blog甚至感觉不到我在用浏览器,更感觉到的是一个程序。

简单,干净,统一,规范。用它来浏览网页感觉很舒服干净。

可惜的是内存消耗太大,在我双核的机器上面占用了100多MB内存(开启了两个上网标签和播放器),其实平常使用firefox也不过如此——所以我在我旧电脑都是用opera。



web浏览功能,Gecko引擎。刚刚在复制文字的时候,songbird竟然崩溃了。



音乐管理还是比较强大的,但是mp3标签处理功能弱了点。如此,不及foobar2000。

ps:附注songbird在linux上截图

乱码。

太卡了。旧电脑别用了吧。

星期二, 十二月 02, 2008

升级debian

etch版本实在是太老旧了,受不了,升级到了lenny。之前在etch里面编译的ntfs-3g竟然无法挂载ntfs分区,原来是这么档子事:



xp休眠了的缘故(win下我只有一个分区,磁盘好小)。 升级到lenny,貌似感觉速度的快了,不过因为cpu太糙(奔三1G),所以运行firefox还是有点卡──准备换换opera试试看。 不再打算折磨我的小黑了,陈旧的笔记本装了linux无数遍了,够折腾了。在此list一下以前飘过的linux系统──只是飘过,绝无任何研究──足见我这人轻浮了。
Turbo Linux 7.0──还是HP技术支持原装光盘,同学给的。 Ubuntu 6.06/6.10/7.04/7.10/8.04,ubuntu飘到这里,便转移到了arch。8.04是我最近装过的Xubuntu。 Arch Linux 0.7?快2年前了。 Magic Linux 2.0 好早的版本,大一时候开始用的。 Debian Linux Fanx Slax (同上) Zenwalk

再list其他的操作系统。
AROS QNX实时操作系统,openQNX windows2K windowsXP windowsServer2008,惊叹我的破旧笔记本能装得起2008,而且程序预启动速度比较快(或许是裸机的缘故)。 FreeBSD

当年用着ubuntu6.06是相当的流畅啊,而且还是gnome,现在若用8.10的话──我不敢装了。

ps一篇: opera和flashplayer无法正常显示(表现为opera的flash播放区域空白,firefox段错误),可以直接安装ubuntu的flashplugin的debian包──我开始有点佩服ubuntu了.

opera安装后可能字体非常难看,尝试修改/usr/share/opera/ini/font.ini下面的段落:
; Known fonts that solves specific problems
;family:mincho|gothic=japanese good try-first
;family:kochi*=japanese good try-first
family:WenQuanYi Bitmap Song=chinese-s try-first
;family:baekmuk*=korean good try-first

注释掉日本和韩国的两行段落,修改文泉驿段落。

星期五, 十一月 28, 2008

安装测试了FC10

感觉比ubuntu好用——个人感觉。

firefox版本集合下载地址

受够了firefox最新版,在我的老旧电脑上面运行是相当的卡阿,cpu占用率极高。或许该换低版本了。

下面是所有版本合集下载地址:

https://ftp.mozilla.org/pub/mozilla.org/firefox/releases/

安装damnsmalllinux

抽出了一天的时间来安装配置DSL这个迷你linux,这个发行版本确实很不错,速度很快──很适合老旧电脑使用,原因是它用了低版本内核和很陈旧的软件。

把log写在下面:
change apt/sources.list

deb http://archive.debian.org/debian-archive/debian woody main contrib non-free

apt-get update,apt-get dist-upgrade
There must be have error,so:

cd /var/cache/apt/archives/
dpkg -i --force-overwrite *.deb

Then change the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ftp.debian.org/debian etch main contrib non-free

Use apt to install the locales
apt-get -o APT::Force-LoopBreak=yes install locales
------------------------------------------------------
activate the APT::Force-LoopBreak option.

link:
http://cryingwolf.net/archives/23-DEBIAN-APT-Force-Loop-Break.html
------------------------------------------------------

/etc/locale.gen

en_US ISO-8859-1
en_US.ISO-8859-15 ISO-8859-15
en_US.UTF-8 UTF-8
zh_CN.GB18030 GB18030
zh_CN GB2312
zh_CN.GBK GBK
zh_CN.UTF-8 UTF-8

configure X

apt-cache search savage
install xserver-xf86 xserver-s3

基本就是这么个流程。其实dsl默认的apt源为woody的,而且升级也会出现错误。强制性安装就可以了。而且我最终还是使用了etch的源,更新了整个系统,换了内核。系统有点乱七八糟。安装了小企鹅输入法,中文可以显示了,不过字体忑难看。速度是第一,其它无所谓。

桌面没什么变化。还是用着陈旧的firefox1.0.6,不错速度很好。

不知道还算不算是dsl,或许该叫做debian了吧。

星期三, 十一月 26, 2008

audioplayer plugin test

[audio:http://www.taobuy.net/mp3/0001.mp3]

星期日, 十一月 23, 2008

3rd party foobar2000 components

一些foobar第三方插件,很齐全。

链接地址

gmail 支持皮肤

gmail支持皮肤啦,不用借助firefox的bettermail插件就可以实现换肤功能了——挺好滴。

控制台的皮肤看起来很酷。

cooperative linux



想使用linux,但是,说实话,我从ubuntu6.06开始到现在的ubuntu8.10,我的感觉是ubuntu变得越来越慢了。

只是针对我的老笔记本而言,发行版本越来越高,而我的笔记本的硬件却还是老样子的,同样运行ubuntu6.06很快,但是运行8.10却是“卡的很”。

有人推荐我使用别的WM,我当然试过了,去掉gnome,使用非常轻量级的openbox(fluxbox)依然是卡的很,正如littlebat所说的:“这些现代的内核和图形库等相对于老旧电脑来说是很笨重的”——真是非常准确且现实的说法。

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非常非常喜欢linux中的一些小而专的软件,比方w3m,irssi,或者dillo,这是一些非常优秀的软件。但是在windows下却没法使用它们——虽然有dillo的win版本,但实在是太粗糙了——所以我选择了cooperative linux(简称colinux)。

相信不少人使用过colinux,这是个非常快速的linux类虚拟机,可以在windows下快速的运行,速度非常非常的快速!虽然对X支持不好,但是在控制台下,和一般使用linux的操作是完全相同的。它可以运行debian,arch,gentoo,FC等,好多的linux版本都可以在colinux下快速的运行。如果你对X要求不高,且埋怨vmware的效率的话,不妨尝试下colinux——我经常在linux做web服务的测试,非常安全且快速。

关于colinux的具体安装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安装非常简便:在windows下使用colinux专门的vmlinux内核来引导ext3的磁盘镜像。具体的安装请看官方的wiki或者这篇文章吧,或者是这篇较老的安装教程(已经不适合最新版的colinux)。

这里我只是想介绍下这个优秀的linux模拟器。 可以非常非常的快速,非常非常稳定的运行linux,很稳定很实用的软件。我尝试在colinux下安装了debianarch

希望大家尝试下这个东东,的确不错的说。

尝试在colinux下使用gui的程序,需要Xming

colinux的默认控制台并不支持中文,可以使用ssh来完美的显示和输入中文。

感谢toy推荐了vitetris,相当之好玩,比tetris-bsd有趣多了。

另外toy曾经介绍的andlinux也是借助colinux实现的。嫌安装colinux麻烦的同学使用andlinux或许更方便些吧。

星期五, 十一月 21, 2008

几个有趣的bsd经典game



晚上闲着没事,想找几个在控制台下能玩的游戏。在apt下搜了搜看,找到一个bsdgames,原来是一个经典的bsd游戏合集。
banner,可以在控制台下创建拼字logo,看起来不错,视觉效果很好。
还有一个arithmetic的游戏,它会提问你最简单的算数,比方“10-4="。回答就是了,估计这是一个为幼稚园的小孩子们做的算数游戏程序。
worm,shell版本贪吃蛇。哈哈
tetris-bsd,shell版本的俄罗斯方块,不过操作不太顺手。

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只是用它们把无聊变得有聊罢了。

星期四, 十一月 20, 2008

linux?放弃windows?

今天在irc的时候,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光驱无法挂载了。
一系列的抱怨,在我说我正在windows上用colinux来和你聊天时候,他似乎很嫌弃的样子:为什么要用windows呢?即使用它(colinux),我也要在linux上使用,不用windows。
难道就这么讨厌windows了?
部分使用linux后的newguy们,还没用lnux多长时间就开始摒弃windows了,说是linux很快,比windows快。
起初,我用linux的时候,也是打算不安装windows,但是后来发现linux中好多的东西都无法做到windows的程度,而且windows下也没有linux中的小而专的程序。
这样一来,我还是没法抛弃windows,现在windows还是我的主要操作系统,平常办公基本靠他。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linux下的一些小软件,所以我用colinux来跑debian,很快速,且能够使用w3m之类,使用irssi聊天。这很好。
劝那些整天说杜绝windows的newguy们,不要这样了。人家windows都用powershell了,你为什么不能用windows呢。

星期三, 十一月 19, 2008

测试安装了Windows7

尽管对vista不怎么感冒,不过vista的程序启动速度很快——这是我很看好的。

windows7(beta6801版本)也一样了,用起来还算不错,比较习惯。下载了中文补丁,安装上去,更合适了。

之前在我的旧笔记本上面安装过windows2008——当然很卡——但实际上部分程序的启动速度确实比在xp下要快了。

还是老样子,windows7和vista一样,甚至比vista更绚丽了。

另外还有强大的powerShell,估计是因为beta版的缘故才会安装到系统中来。

网络似乎优化不少,速度不错。

花里胡哨的aero真是太晃眼了,我另外开启了superbar。这是必禁的——太浪费系统资源。

貌似听人说满足xp的配置就可以安装windows7了。这话有点假。

先测试一番,30天后需要激活。

感叹linux

今天访问校内网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同学发的很熟悉的桌面截图:ubuntu的3D桌面截图。
我感到非常惋惜,同学们真的不了解linux,只是因为它的绚丽的外表而吸引了。并没有因为它的本质去学习它——这实际上是linux自己在搞的。
怨不得别人,喜欢捣鼓绚丽桌面的还是继续捣鼓,研究技术的还得埋头研究罢。
06年open10发布的时候,就附带了Xgl,当时我的电脑显卡刚好支持开启,那时候ubuntu并没有现在这么火,估计ubuntu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免费派送CD服务。
开启Xgl后很想炫耀自己的桌面,动态的,花里胡哨的,很酷。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用作绚丽的幻灯片模板还算不错——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大家都在忙着装linux,到头来,希望最后学到的不是怎样把桌面装饰的非常好看。

说实话,即便是linux的桌面可以做到很酷,很拽的样子,但Xorg的C/S的本质注定了其性能不及windows和mac。

星期二, 十一月 18, 2008

ucenter应用链接跳换地址问题

今天肉肉和我说,点击“赛车“应用的时候会出现再次登陆的情况,我看了下,发现赛车的应用链接地址是这样的:


http://www.shouguang.org/link.php?url=http://shouguang.org%2Fuserapp.php%3Fid%3D1011595


也 就是说,以域名www.shouguang.org登陆的时候,会因为“赛车”的应用地址跳转到shouguang.org上来。因为cookie没有记 录对应shouguang.org的用户名和密码(而是www.shouguang.org),所以执行在shouguang.org这个域名上的操作要 求你登陆。


可以测试一下:同时登陆shouguang.org和www.shouguang.org后,不清除cookie的情况下,便不会出现上面跳转的问题——其实出现了,但在你的cookie中分别记录了两个网址的用户名和密码,它可以为你自动登录。


这样一来便知道如何下手解决问题了——做apache2的URL永久重定向,当使用shouguang.org登陆的时候,会重定向到www.shouguang.org这个域名。


问题解决了,而且标准的URL可以提高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排行。



对于wordpress当然也重定向地址了。不过要明确后台你的blog地址www.shouguang.org/yang,而不是shouguang.org/yang,否则会出现循环重定向的错误。

星期一, 十一月 17, 2008

关于sendmail

ucenter默认使用sendmail函数来发送邮件方式突然不可用了,很奇怪。之前还是好好的。
检查了exim4的配置,没什么大问题,同时又在colinux中测试了一下:同一个gmail的账户都可以转发。另外在主机中使用命令也可以正确的发送,所以exim4看来没什么问题了。
记得曾经修改过/etc/php5/apache2/php.ini,注释掉了sendmail的路径,是不是这里的缘故?
重新注释该路径,测试了一下,竟然能成功转发了,相当奇怪啊。
ucenter
home使用mail()函数来发送邮件,网上查找资料说:安装exim4后无需修改php.ini就可以发送邮件。
看来是sendmail_path = /usr/sbin/sendmail -t -i问题了,或许是重启apache2后重新载入了配置文件的缘故。
可以看这篇文章php 里的三种 sendmail_path 设置与发信方式

现在发信没有问题了,不过google总给我发送Delivery Status Notification的邮件,搞不明白。

on w3m(colinux on windows)

星期五, 十一月 14, 2008

cooperative linux&Xming

声明一下:网上那些乱七八糟、摘抄的面目全非——还非要标记上原创的垃圾文章——是在是太害人了,都是转载惹得祸。

到sourceforge下载Xming,默认安装。
配置ssh,SSH-X11-Enable X11 forwarding,地址为localhost:0

修改colinux启动配置文件,注释掉下面段落,注意Xming路径
exec0=D:\Programs\Xming\Xming.exe,":0 -clipboard -multiwindow -ac"

然后开启colinux,配置DISPLAY变量
export DISPLAY=192.168.0.1:0.0 \\tap适配器的ip地址

星期三, 十一月 12, 2008

install debian4.0rc5 on cooperative linux

网上教程很多,这里只是写一下安装记录。
因为从sourceforge下载几个镜像用着都不怎么舒服,还是自己安装的好。
cooperative linux0.7.3
debian4.0rc5
1G空白ext3磁盘镜像
安装colinux,然后配置TAP-Win32 Adapter V8 (coLinux),ip设置为192.168.0.1,dns为255.255.255.0。
将本地网络共享给tap,之后准备启动colinux控制台。
这是我的配置文件:

kernel=vmlinux //colinux内核
cobd0="C:\colinux\linux\debian.fs" //空白的ext3磁盘镜像
cofs0="c:\" //cofs,colinux的nfs挂载,挂载windows目录
#cobd1=swap.fs //交换分区,不开启X就不需要
cobd1="C:\colinux\linux\debian-40r5-i386-netinst.iso" //debian光盘镜像路径
root=/dev/cobd1 //启动磁盘
#ro //磁盘读写模式(readonly)
initrd=initrd \\从debian光盘镜像中解包出来的initrd
mem=128 //内存分配,推荐128m以上,否则在安装debian生成locale的时候容易出错。
eth0=tuntap //设置网络模式,共享主机网络连接。

按照如上配置文件以此做好相应的准备,然后编写bat批处理启动colinux

colinux-daemon @linux.conf -t nt // -t nt 是设置控制台为windows的DOS窗口

启动后就会出现正常的debian安装画面了,依次安装(跳过网络配置),我在这里只出现了一下几点错误——或许算不上错误:
加载光驱:/dev/cobd1
不需要安装grub,会出现红色的警告,跳过继续安装。
之后重启,debian安装完毕。

然后替换colinux启动配置文件中的
initrd=initrd 改为默认的
initrd=initrd.gz

再次启动colinux,
配置网络
auto eth0
address yoyoliyang.yo2.cn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0.1
修改/etc/resolv.conf添加dns
nameserver 192.168.0.1

之后安装locales,配置locales,添加zh.CN全部和en_US.UTF-8,设置默认locale为en_US.UTF-8
注意内存太小生成locale的时候可能会报错。

更新系统,安装ssh,到此debian全部安装配置完毕。

配置putty,需要设置Translation为UTF-8。
密钥对自动登陆可以看这篇文章

链接:

Cooperative Linux官方站点
Using coLinux to install Debian Linux
台湾人写的在colinux安装debian,不过版本比较陈旧了。
空白ext3磁盘镜像下载地址

这篇文章发表于w3m(debian on Cooperative linux)

星期二, 十一月 11, 2008

ssh密钥自动登陆

够了每次登陆ssh都要输入密码,太啰嗦了,利用密钥对可以实现自动登陆。
linux版本为arch,windows下使用putty登陆,利用密钥自动登陆。
利用puttygen来生成ssh-2RSA私有密钥和公有密钥。分别保存为rsa_prv_key和rsa_pub_key。
登陆linux,拷贝rsa_pub_key为~/.ssh/authorized_keys(确保openssh开启了authorized功能)。
之后在putty添加私有密钥地址即可。

在此之前我直接拷贝了linux中的密钥文件,出现格式错误,原来是ssh-keygen生成的密钥和puttygen生成的格式不同。

linux下自动登录方式:
本地计算机创建密钥文件:
ssh-keygen -t rsa,默认创建到~/.ssh/中,分别为id_rsa,id_rsa.pub
之后拷贝id_rsa.pub到远端计算机中的~/.ssh中,并生成authorized_keys:
cat id_rsa.pub >> authorized_keys
如上操作后,在本地输入ssh user@host就可以自动登录而无需输入密码了。

星期日, 十一月 09, 2008

上网,使用colinux+w3m

最近实在是够了这边的网速,带宽1M,下载速度最大不到100kb/s,而且是四个人一起用——楼上的特别喜欢bt下载电影,我真是够了这速度,抓狂——当年小猫的速度。


无奈,只要能够看书或者上网查些资料也好,即便是纯文本的。但凡网上看书总要使用浏览器的,而firefox或者IE根本打不开网站,最近又特别厌恶 ubuntu那慢吞吞的速度,所以打算用colinux的控制台来上网(colinux+putty+w3m),局限于终端,且只有文本,速度应该不错。


大体记录一下安装过程:
Cooperative Linux 0.7.3,NAT网络模式


使用的是linux版本是archlinux,以前做了个slitaz的镜像,不过因为slitaz官方没有w3m的二进制包,而编译的话又要装一大堆东西,所以干脆直接拿来主义吧。下载arch的ext3镜像,这个镜像有问题,需要修改fstab,(默认的挂载方式:option=noatime,dump=1,pass=1)否则挂载根目录的时候只能以readonly模式来挂载,无法修改根文件系统。随便使用一个linux镜像启动,然后挂载它并修改fstab(option=defaults,dump=0,pass=0)就可以了。
然后用pacman更新一下系统,再安装openssh(因为默认的colinux终端不支持中文)和w3m就可以啦。

加上simsun修改版字体,看起来很爽哦,而且速度很快。另外因为是使用的colinux,不同于virtualbox之类的虚拟机,所以占用的资源非常少,colinux的三个进程加起来占用内存不到1M,putty使用1M多点——我的可是奔三老笔记本哦。


这下好了,以后不怕在windows下上网慢啦——当然也可以找一些windows下类似dillo之类的小浏览器——或许会更好(实际上有dillo的windows版本,不过超级难用)。


ps:附加openssh安装注意事项
arch启用远程计算机连接ssh时,需要在/etc/hosts.allow中添加远端计算机ip地址,ip地址不是宿主机的地址,而是TAP-Win32虚拟网卡地址:192.168.0.1——也就是colinux的默认网关和dns了。添加如下即可:


sshd:192.168.0.1 : ALLOW

配置foobar2000的statusbar



脚本如下:
$rgb(0,128,192)$if(%ispaused%,Paused,Playing)$rgb()$rgb(0,128,233) | $rgb()$rgb(128,128,0)%codec%$rgb() $rgb(0,17,255)|$rgb() $rgb(0,0,128)%bitrate% kbps $rgb()$rgb(0,128,155)| $rgb()$rgb(188,67,179)%samplerate% Hz$rgb() | $rgb(128,0,64)$caps(%channels%)$rgb()$rgb(0,128,255) | $rgb()
$rgb(198,0,197)<$rgb()$progress(%playback_time_seconds%,%length_seconds%,20,$rgb(0,128,233)♂$rgb(),$rgb(198,0,197)☆$rgb())$rgb(198,0,197)>$rgb() { %playback_time%$rgb(0,128,233) | $rgb()%length% }

对比默认的statusbar,只需要添加两个变量:
$rgb(128,128,0)%$rgb() 更改颜色,i.e:$rgb(0,0,160)play%$rgb=play
$progress(%playback_time_seconds%,%length_seconds%,20,$rgb(0,128,233)♂$rgb(),$rgb(198,0,197)☆$rgb())$rgb(198,0,197)>
调用进度条

了解几个foobar2k的变量就可以了。
我做了如下的修改,statusbar改成了这样子:

其实就是颜色修改变量而已,很简单。可以模仿蓝色网际的foobar2k汉化版来自己定制哦。
附件:foobar2000.cfg,顺带了一个icon,^^,需要foo_ui_columnsfoo_uie_lyricsfoo_uie_albumart三个组件。

星期六, 十一月 08, 2008

插入ConveyThis.com翻译按钮

在博客中插入这个翻译按钮,方便老外来看——估计也不会有老外来的,偶尔吧。

我试了一下,效果还算不错哦。
之前用过fvwm,配置虽然比较麻烦,甚至说是太过于复杂,所以我只装了个fvwm-crystal试验了一下。并没有感觉到比fluxbox强多少。但是,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我见过最好的fvwm桌面配置非常令我惊讶!看截图就知道了。

Before you used fvwm, configure although cumbersome, and that is too complicated, so i just installed a fvwm-Crystal pilot.do not have to fluxbox strong.

However, i would like to stress that i have seen the best fvwm desktop configuration that i was surprised! look at the screen shots known.

更新ports

首先最小化安装了FreeBSD7后, 下一步就是更新Ports树了,我使用的是CVSup。
安装cvsup-without-gui包
pkg_add -r cvsup-without-gui

修改需要更新的ports-supfile文件中的组件,之后更新
#cvsup –L 2 –h cvsup.tw.FreeBSD.org /usr/share/examples/cvsup/ports-supfile

ps:附带一篇,因为文章太短
grub引导软盘镜像——在grub4dos的默认menu.lst中有这行命令,可以翻看一下。
map --mem (hd0,0)/grub/Floppy.img (fd0)
map --hook
chainloader (fd0)+1
rootnoverify (fd0)

这样一来,引导纯DOS的软盘镜像就方便啦。

星期二, 十一月 04, 2008

最简单修改mac地址

/sbin/ifconfig eth0 down
/sbin/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1E:90:99:34:12
/sbin/ifconfig eth0 up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写成脚本就行了。

ps:几个羽轻量级软件
dillo,sylpheed,xmms2,beaver

星期日, 十一月 02, 2008

关于fvwm

之前用过fvwm,配置虽然比较麻烦,甚至说是太过于复杂,所以我只装了个fvwm-crystal试验了一下。并没有感觉到比fluxbox强多少。

但是,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我见过最好的fvwm桌面配置非常令我惊讶!看截图就知道了。



作者的主页在这里,貌似好久没有更新了。他用的linux版本是gentoo。

如此cleanClear的desktop,真是太美观、简洁、实用了。

星期五, 十月 31, 2008

Enlightment16

一直很喜欢E16,虽然也比较喜欢fluxbox(fluxbox的功能一点也不比E16差),但是因为E16在轻量级的情况下,还能体现一些动态效果,给人以愉悦的心情,所以还是安装了E16.

桌面当然是ubuntu,虽然arch或者其他miniLinux版本还要轻量一点,但是实在是懒得配置了──这里不得不说ubuntu的配置不错,无论是中文化还是其他的,另外重要的一点───ubuntu软件库很庞大。

E16中文问题,可以配置/usr/share/e16/config/下面的xft字体配置,之后就没什么问题了,安装了SIMSUN,开启了AA和rgb,显示不错。截个图,和win比较一下,俗称中文美化测试站点的中国雅虎:



显示的还算不赖。

星期三, 十月 29, 2008

ubuntu免费CD,以后尽量不再免费索取了

自从06年开始免费索取ubuntu的光盘,到现在,已经要了不少了,第一次索取的很多,后来渐渐少了,感觉多了没什么用,国外免费的东西,中国人很贪婪。我曾经看到有人索取的光盘有一大箱子,放在那里摆设,没用,浪费了ubuntu的钱。
* 10 CDs requested on 2006-07-19. 10 CDs were approved and sent to the shipping company on 2006-07-19. Please note requests usually take from 4 to 6 weeks to deliver, depending on the country of shipping.
* 10 CDs requested on 2006-07-21. This request was not approved, so no CDs were shipped.
* 10 CDs requested on 2006-09-01. This request was not approved, so no CDs were shipped.
* 3 CDs requested on 2007-04-16. 3 CDs were approved and sent to the shipping company on 2007-04-16. Please note requests usually take from 4 to 6 weeks to deliver, depending on the country of shipping.
* 3 CDs requested on 2007-05-05. This request was not approved, so no CDs were shipped.
* 1 CDs requested on 2007-10-10. 1 CDs were approved and sent to the shipping company on 2007-10-15. Please note requests usually take from 4 to 6 weeks to deliver, depending on the country of shipping.
* 1 CDs requested on 2008-04-27. 1 CDs were approved and sent to the shipping company on 2008-04-28. Please note requests usually take from 4 to 6 weeks to deliver, depending on the country of shipping.

今天ubuntu8.10又发布了,我再要一张留做纪念,以后就不再去免费索取了,毕竟wubi安装ubuntu更方便。

加速ubuntu/debian更新

使用apt固然不错,但其速度实在不敢令人恭维,偶尔会达到几字节每秒,令人发狂。
sudo apt-get -y --print-uris dist-upgrade > list.html

如上段落即可把列表显示出来
之后使用firefox插件flashget和downThemAll,打开列表文件(list.html),下载。然后链接debian包到var缓存,升级,ok。同理适用于其它apt-get获取命令。

星期一, 十月 27, 2008

关于wubi

对wubi对启动方式很感兴趣,类似colinux的启动模式:都是利用的ext3磁盘镜像,和swap磁盘镜像。不同的是colinux是在windows中引导的,colinux只有控制台(最多弄个vnc或者xming),而wubi几乎是全能的。
分析了一下wubi的启动原理,大体如下:
首先一个定制的内核,可以很轻松的启动到initramfs(busybox)模式,然后在此挂载ext3镜像所在的分区,你可以去掉root.disk的挂载,单独启动initrd.img镜像,启动到busybox后,你可以发现ext3镜像所在的分区已经挂载到/host了。
之后挂载ext3磁盘镜像到根目录,接下来就是正常的引导系统启动了。
当然wubi靠的是wubi.mbr(实际上就是一个类grub),利用windows的ntloader来引导的。

wubi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分区,安装ubuntu就像是装了一个软件,安装和卸载都很容易。

我尝试利用ubuntu的内核来引导slitaz(一个法国的迷你linux系统),成功了。
我先是利用slitaz的liveCD将它系统安装到了一个空白的ext3格式的磁盘镜像中,之后利用ubuntu的内核引导它,可以很正常的启动这个磁盘镜像,而且可以打开X-window,不过因为内核不是定制的,另外slitaz是基于busybox的,和ubuntu启动方式不同,所以有许多错误,但总归来说是启动成功了。
这样看来,与wubi关系倒是不大了,关键是一个能够挂载ntfs分区,然后挂载ext3镜像到根目录的一个initrd了,之后再用grub来引导即可了。

ps:
网速实在是慢的要命,没法,用driverl来写了。

星期日, 十月 26, 2008

可以用wubi引导ext3磁盘镜像

wubi通过ntloader来使用wubi.mbr(类似grub)引导ubuntu的内核,然后模拟ext3磁盘镜像为硬盘块设备,挂载到根目录。

我用它的内核来引导了slitaz的ext3磁盘镜像,虽然成功启动系统并可以打开X,但一些设备都没有被正确挂载,所以如果是真正使用wubi方式启动其他linux版本的话,需要自己定制内核。

SlitazLinux On Colinux

曾经在colinux中安装过archLinux,然后今天又拿来slitaz这个轻量级linux安装进了colinux中。

其实与colinux没什么大关系,因为本来打算把slitaz安装到一个ext3的磁盘镜像中去的(想弄个wubi for slitaz),但是无法用grub引导它,所以试了一下colinux引导这个镜像,没想到竟然能启动了,而且还不错。配置一下网络后就能在colinux下上网了,不过就是没法启动X-window罢了,因为slitaz默认安装了xvesa,但是colinux只能靠Xming来启动X,而且效果也不理想。

没什么大的意义,就是轻量,对于安装slitaz到ext3的磁盘镜像,可以修改slitaz-installer脚本,将变量TARGET_ROOT改成挂载的ext3镜像目录即可。
还得继续搞类似wubi的镜像启动。

星期五, 十月 24, 2008

debian的“玩具总动员”版本代号

版本 代号 发布日期 玩具总动员的对应角色 注脚
0.01至0.91 1993年8月至1994年1月
0.93R5 1995年3月
0.93R6 1995年11月
1.1 Buzz 1996年6月17日 巴斯光年,电影主角之一的太空人 使用Linux内核2.0
1.2 Rex 1996年12月12日 暴龙
1.3 Bo 1997年6月2日 放羊的女孩
2.0 Hamm 1998年7月24日 小猪扑满
2.1 Slink 1999年3月9日 玩具狗 APT面世
2.2 Potato 2000年8月15日 Potato Head先生
3.0 Woody 2002年7月19日 胡迪,电影主角之一的牛仔
3.1 Sarge 2005年6月6日 绿色塑胶玩具士兵的首领
4.0 Etch 2007年4月8日发布 玩具黑板 目前的稳定版本
5.0 Lenny[7] 2008年9月(预计) 望远镜 目前的测试版本
?.? squeeze[8] 三只眼的外星人 下一个测试版
Sid 永远的不稳定版本 隔壁的男孩,玩具终结者 Sid也是英语Still In Development(仍在开发)的缩写

来源于debianWIKI

星期四, 十月 23, 2008

qnx实时操作系统

启动速度很快,运行速度也很快,不过对我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对我来说而已。
ScreenShot005
界面看起来很酷,Photon microGUI。
ScreenShot003
支持中文输入,不过输入法超级难用。
ScreenShot006
注销时候的界面。

星期日, 十月 19, 2008

搭建小型邮件转发服务

ucenter home一直是靠着foxmail的邮件转发来实现的,这种方法的坏处就是,转发速度太慢。往往用户申请密码丢失等待几分钟后才能到邮箱中看到邮件,效果不好。
考虑到以后ucenter home的邮箱注册激活功能或许能实现,所以在家搭建了exim4,通过google的smtp来转发,果然,google的速度是一流的。现在把基本的配置记下来,以备后用。
服务器是debian,用apt-get安装exim4,exim4-config,exim4-daemon-light
之后配置/etc/exim4/update-exim4.conf.conf,配置文件如下:

dc_eximconfig_configtype='smarthost' #用smarthost发信;通过SMTP或fetchmail接收信件
dc_other_hostnames=''
dc_local_interfaces='127.0.0.1' #只接收本机的SMTP请求,只在本机使用Exim4
dc_readhost=''
dc_relay_domains=''
dc_minimaldns='false'
dc_relay_nets=''
dc_smarthost='smtp.gmail.com' #gmail的smtp主机
CFILEMODE='644'
dc_use_split_config='false' #不使用分散方式的配置文件
dc_hide_mailname='false'
dc_mailname_in_oh='true'
dc_localdelivery='mail_spool'

然后编辑/etc/mailname,也就是@后面的那一段了。
运行update-exim4.conf来检测配置段落是否有错误,没有的话就会生成/var/lib/exim4/config.autogenerated,之后用exim -bV来查看:
Exim version 4.63 #1 built 20-Jan-2007 10:40:39
Copyright (c)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6
Berkeley DB: Sleepycat Software: Berkeley DB 4.3.29: (September 6, 2005)
Support for: crypteq iconv() IPv6 GnuTLS move_frozen_messages
Lookups: lsearch wildlsearch nwildlsearch iplsearch cdb dbm dbmnz dsearch nis nis0 passwd
Authenticators: cram_md5 plaintext
Routers: accept dnslookup ipliteral manualroute queryprogram redirect
Transports: appendfile/maildir/mailstore autoreply lmtp pipe smtp
Fixed never_users: 0
Size of off_t: 8
Configuration file is /var/lib/exim4/config.autogenerated

测试一下外部发送邮件
exim4 -bt yoyoliyang@gmail.com
from:root
to:shouguang@shouguang.org
subject:local mail test
test will be ok.
.
LOG: MAIN
<= root@shouguang.org U=root P=local S=380
debian:/home/shouguang# delivering 1KrNb4-0006Rp-Uc
R: smarthost for shouguang@shouguang.org
T: remote_smtp_smarthost for shouguang@shouguang.org
Connecting to gmail-smtp-msa.l.google.com [209.85.143.111]:25 ... connected
SMTP<< 220 mx.google.com ESMTP 2sm3024427tif.0
SMTP>> EHLO debian.shouguang.org
SMTP<< 250-mx.google.com at your service, [221.1.80.22]
250-SIZE 35651584
250-8BITMIME
250-STARTTLS
250 ENHANCEDSTATUSCODES
SMTP>> STARTTLS
SMTP<< 220 2.0.0 Ready to start TLS
SMTP>> EHLO debian.shouguang.org
SMTP<< 250-mx.google.com at your service, [221.1.80.22]
250-SIZE 35651584
250-8BITMIME
250-AUTH LOGIN PLAIN
250 ENHANCEDSTATUSCODES
SMTP>> MAIL FROM: SIZE=1414
SMTP<< 530-5.5.1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Learn more at
530 5.5.1 http://mail.google.com/support/bin/answer.py?answer=14257 2sm3024427tif.0
SMTP>> QUIT
LOG: MAIN
** shouguang@shouguang.org R=smarthost T=remote_smtp_smarthost: SMTP error from remote mail server after MAIL FROM: SIZE=1414: host gmail-smtp-msa.l.google.com [209.85.143.111]: 530-5.5.1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Learn more at\n530 5.5.1 http://mail.google.com/support/bin/answer.py?answer=14257 2sm3024427tif.0
LOG: MAIN
<= <> R=1KrNb4-0006Rp-Uc U=Debian-exim P=local S=1464
LOG: MAIN
Completed

实际上报错,这很正常,因为我们要经过smtp.gmail.com的用户验证。
修改/etc/exim4/passwd.client(仅root可看),按照举例添加smtp地址和用户名密码,google的smtp真实地址为:gmail-smtp-msa.l.google.com。
修改/etc/exim4/email-addresses,添加用户对应的外部地址。
root:user[at]gmail.com

如果对应的smtp服务器要求明文验证密码,需要更改/etc/exim4/exim4.conf.template,gmail不需要更改。
# clear text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on all connections.
AUTH_CLIENT_ALLOW_NOTLS_PASSWORDS = 1

之后重启exim4服务,可以顺便测试一下。

还没有结束,只是本地exim4服务搭建好了,另外因为ucenter home需要通过PHP函数的sendmail来发送邮件,所以还要修改php.ini,修改/etc/php5/apache2/php.ini:
sendmail_path = sendmail -t

好了。经密码找回测试,成功。

星期五, 十月 17, 2008

zenwalk5.2安装配置


下载core的iso镜像,因为没有刻录机,所以硬盘安装。提取iso中的内核bzImage和initrd.img镜像到fat32分区中,用grub来引导即可。
启动安装界面,选择键盘,之后分区,选择挂载点。因为硬盘安装,会提示你选择光盘或者是硬盘安装的目录,要把iso给挂载上(引导内核中无法挂载ntfs分区),注意不要挂载到mnt分区中。
之后会自己安装软件包,然后安装lilo,我没有安装它,还是用大grub for dos来引导的,注意内核版本。
然后重启,设置网络和开机启动服务之类不再赘述。
利用netpkg来升级整个系统,然后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安装x-window。不再赘述。
ps:
netpkg 命令从网络下载安装软件包,比较简单的命令,不过镜像速度倒是不错。
netpkg package_name1 package_name2 (patterns)... 从网络安装包
netpkg install package1.tgz package2.tgz ... 安装本地包
netpkg upgrade|download 升级或者下载

利用removepkg来删除包。

中文化,我拷贝了STHeiti,效果还算可以。

星期三, 十月 15, 2008

slitaz安装配置

一直没有功夫来把slitaz配置好。今晚总算把它给弄好了。
slitaz是法国的一个linux版本,不支持中文,支持持法语和E文。非常小巧,仅25M的iso,启动速度很快。

这里就随便说说几点注意事项吧。有点累了,折腾了一晚上。
安装完毕后,利用tazpkg更新镜像,先把旧的包更新一遍。之后安装slitaz-dev-tool这个系列包,里面包含了基本的编译工具。
之后编译fcitx输入法。注意的时,在autogen时,会出现aulocal找不到,是因为没有安装autoconf和automake的缘故,从镜像安装即可。make完毕后,make install会出现权限错误,是因为install-sh这个脚本没有执行权限,加上即可。我安装到了/opt中,在profile中添加了路径。
fcitx编译成功了,然后再安装locale了,这个麻烦,我没有自己弄,而是下载了一个slitaz的中文包,这个包有点问题,直接安装后里面的sakura终端无法开启(貌似版本问题)。可以在google搜索“slitaz中文包”。我只是将其解开,然后把里面的locale文件拷贝过来了。其他的都没有装。
修改locale.conf,添加全局locale为utf8即可。
另外挂载也有问题,busybox中mount的bug,可以到kernel.org下载until-linux编译,将编译完成的mount 做个/usr/bin连接即可,用来替换busybox中的mount。之后挂载就没有问题了,可以写入到fstab中自动挂载了。
基本就是这样了,还有一些问题没解决,比方没有安装Xorg,而是用的Xvesa,另外键盘大小写好像也有问题,这些都是些小问题了。
不弄了,明天再说,睡觉了。这都几点了。

ps:tazpkg常用命令

tazpkg search packagename 搜索包
tazpkg get-install packagename 下载并安装包
tazpkg get packagename 仅下载包
tazpkg remove packagename 删除包
tazpkg packagename.tazpkg 安装tazpkg格式包

星期一, 十月 13, 2008

slitaz linux

发现硬盘里面有个空白分区,500Mb,然后就想找个迷你的linux版本来安装。找了几个版本,最后选择了slitaz(蜘蛛)。

是基于busybox的,iso才25mb,安装后不到300Mb。不支持中文,用的是slim+jwm+lxpanel+xVesa。里面软件倒是不少,因为是busybox的,所以命令太弱。不过启动速度还算不错,不到10秒钟,如果在我的台式机上面启动的话,估计5秒钟就可以进入X。

如何支持中文:拷贝simsun到font目录就可以显示中文了,输入法可以编译fcitx,设置一下xim就可以调用输入法了。因为编译依赖太多了,所以如果编译fcitx的话,我的磁盘就不够用了。有个slitaz的中文包可以直接安装。

用的是tazpkg包管理器,软件源里面的包太少,所以大部分要靠自己编译。

发现的几个问题:mount无法挂载ntfs分区,即便是装上了ntfs-3g和ntfsprog也只能靠ntfsmount来挂载,无法将其写入到fstab,只能添加脚本了。另外每次开机默认的dhcp服务启动后会把系统内默认的dns_server添加到resolv.conf中去,不得已,要修改/etc/init.d/network.sh脚本,添加dns地址。还有就是因为没有zh_cn的locale,挂载ntfs不会显示中文。

如何在fstab中添加ntfs以便自动挂载:安装until-linux,使用其中的mount命令来挂载而非busybox中的。这貌似是busybox的bug。

中文目录显示:肯定要添加中文locale了。

虽然不怎么特别实用,但是我很看好它的启动速度。

星期六, 十月 11, 2008

我离blog越来越远了

先声明一下,我一直很厌恶博客这个名词,但是后来习惯了,厌恶也没法,也就这么叫了。博客,部落格,等等。。。都是翻译、非原生的恶作剧。


从大一那年开始写博,到现在也算是个正儿八经的“博人”了吧。说实话我从高三才开始弄电脑的。在大舅那台破旧的电脑上什么都捣鼓,dreamweaver,flash,乱七八糟的,现在那台电脑早就废弃了,64MB的内存,当年怎么经得起我的折腾?


博客,这个名词,早就落伍了。之前刚兴起来的时候,每天都写,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上网就写博客,把自己平常的事情都报告到了网络上面,web log,网络日记,平常都不写日记的,但是网络日记每天必写。连吃个饭,打个哈欠都要写上去。今晚我翻了翻以前的旧博客觉得挺有意思,相比现在写的东西真的要有意思的多了。


最早的博客落在opera的官方博客上,域名忘记了,从大一待在上面,写了半年。现在早就没有了,数据也没有导出来,毕竟不是正规的接口,想导也不行啊。

之后发觉opera太慢,然后傻瓜一样的去到网上找“馅饼”--免费的空间,安装blog源码。我用的最早的源码不是wordpress,而是dotclear。觉得挺好,用了不到一个月,免费空间挂掉了。记得当时还申请了个免费的二级域名,好像是:liyang.pxl.com之类,也懒得去查了。

后来才找到了著名的wordpress,那时的版本,真是好用啊,不像现在的,体积庞大了不说,速度也慢了,感觉很笨重。插件也懒得去研究了。那时候就是疯狂的修改模板,修改代码。

之后的半年时间,也就是到2006年上半年这段时间,我几乎是每天都在寻找php源码,最多的是blog的,论坛的也弄过。现在想想,当初买个域名做个论坛就好了,唉,没条件啊!穷学生,钱都花哪里去了?

到了06年下半年,我的博客生涯稳定了下来,开始在sohu的博客上面写博了,每天都在写,有什么写什么,反正当时我每天都上网,平常干什么,玩什么,都写在了上面。现在旧博客还保留着,不过因为后来转移地址到blogspot,里面的文章都被我用rss导入然后删除掉了。地址:yy-fish.blog.sohu.com。现在只有几个我拷贝的文章,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

我的yy-fish.blog.sohu.com开博时间为2006-06-13。终止于2006-08-?。


之后我转移到了google的blogspot,于此同时我开始学习了linux,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技术文章时代到来。在此期间因为blogspot多次因为GFW(长城防火墙)屏蔽--估计是那帮美国小子发黄图太多--期间我转移到了很多wordpress系统的博客服务商名下。好多都记不住了,不过数据也都保住了。一直到2007-04-03。

我的yoyoliyang.blogspot.com开博时间2006-08-22。终止于2007-04-03。


再后来我便搬家到了yo2,很稳定的博客托管,一直用到差不多现在了,不过期间因为yo2发广告太多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啰嗦,我也同步更新着yang.wordpress.com.cn这个博客,都是wp的,数据导入方便。不过貌似它更容易被google搜到,评论较多。后来yo2的博客被我拿来做导入的试验,把数据全删掉了。反正数据现在都在shouguang.org/yang里面。

我的yoyoliyang.yo2.cn开博时间忘记了,终止时间现在。

也就是现在了,我把博客弄到了服务器上,起初的想法是增加google的搜索,把家园排行给提高。后来用不着了,也没怎么管它,写的东西是愈来愈少,几乎是不见更新了。令外发现我订阅的好多blog都是很久才更新一次的,都差不多了的样子,没什么东西可写了。普遍了,和往日记本上写东西一样,没什么好写的。

博客留着,旧博客都留着,或许搜搜以前的用户名还能发现什么。我以前的网名很多啊,比方yy-fish,幽火,隼龙龙,等等。

好久没写这么长的文章,不过还不痛快,还有一些没写的,哈哈。

MAC搬进了计算机,累死我?



不论是安装多么麻烦,还是使用上多么不方便。虽然很炫的桌面,很酷的动态效果--用起来真累啊!其实主要是眼睛太累,分辨率没有打上去啊,19寸显示器用着1024x768,哎。

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一切都自然。

另外我发觉mac的好多东西都似曾相识,在linux和win中,linux最多。比方gnome的面板,另外pidgin的登陆界面。还有很多了。

在linux中使用awn等dock之类的会感觉十分不适,但是在osx中,原生的东东就是棒啊。在linux或windows中,无论把系统装扮的怎么像osx,但始终不如亲身操作osx。

osx很牛,不过现在因为显卡驱动没有装好,GMA3100的显卡貌似没有forMac的啊,所以显示器看起来太累眼睛了,受不了了,来到xp中发表日志咯。如果能装上显卡驱动就几近完美了,哈哈。

另外说一下我的安装方法和注意几点:

下载了leo4all3final,用的是mac硬盘安装助手,先把iso拷贝到移动硬盘,之后用tboot来引导安装的。如果你能用tboot引导起darwin的启动菜单,之后启动的时候出现重启的情况,那么可以禁掉双核。反正我是这么处理的,安装成功了。

驱动不要多选。我安装完毕后,系统进入的时候太慢了,估计有6分多钟。其他的一切正常。

发个截图,更多截图看这里


星期六, 十月 04, 2008

ucenter日志mp3插件

<div id="createMp3" class="eMenu" style="display:none;top:35px;left:26px;width:400px;font-size:12px">
请输入MP3音乐URL地址:<br/>
<select name="vmp3auto" id="vmp3auto">
<option value="0">自动播放</option>
<option value="1">手动播放</option>
</select>
<input type="text" id="mp3Url" name="mp3Url" value="http://" class="t_input" style="width: 190px;" /> <input type="button" onclick="createMp3();" name="createURL" value="确定" class="submit" />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fHide($('createMp3'));">取消</a>
</div>



风格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做了修改。



如上一段,可以适应ucenter1.5的风格,现在头有点大。可以看看我写的说明。
flashplayer文件,和flash执行脚本,以及editor_boolbar.gif,在这里下载。
位置:image/player.swf
image/audio-player.js
image/editor/editor_boolbar.gif

三个需要修改的文件
/www/editor.php,需要添加如下字段:

a.icoMp3{background-position:-580px 1px} //gif图标位置

<a href="javascript:;" class="icoMp3" id="icoMp3" onClick="createMp3(event, 1);return false;" title="插入音乐"></a> //执行脚本

<div id="createMp3" class="eMenu" style="display:none;top:35px;left:26px;width:400px;font-size:12px">
请输入MP3音乐URL地址:<br/>
<select name="vmp3auto" id="vmp3auto">
<option value="0">自动播放</option>
<option value="1">手动播放</option>
</select>
<input type="text" id="mp3Url" name="mp3Url" value="http://" class="t_input" style="width: 190px;" /> <input type="button" onclick="createMp3();" name="createURL" value="确定" class="submit" />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fHide($('createMp3'));">取消</a>
</div>

/var/www/image/editor/editor_base.js,添加如下:

icoMp3:"createMp3", //mp3图标和变量

fInObj(el, "createMp3") ||

/**
* 创建MP3
*/
function createMp3(e, show) {
if(typeof show == 'undefined') {
var mp3tag = '';
var mp30bj = $('mp3Url');
var sMp3 = mp30bj.value;
if ((sMp3!=null) && (sMp3!="http://")){
setCaret();
var sIsAuto = $('vmp3auto').value;
if(sIsAuto==1) {
mp3tag = '[mp3=auto]';
} else {
mp3tag = '[mp3]';
}
format("insertHTML", mp3tag + sMp3 + '[/mp3]');
}
fHide($('createMp3'));
mp3Obj.value = 'http://';
} else {
if(gIsIE){
var e = window.event;
}
getCaret();
var dvMp3Box = $("createMp3");
var iX = e.clientX;
var iY = e.clientY;
dvMp3Box.style.display = "";
dvMp3Box.style.left = (iX-300) + "px";
dvMp3Box.style.top = 33 + "px";
}
}

/www/source/space_blog.php,插入如下段落:

// 插入mp3标签处理
function blog_bbcode( $message )
{
$message = preg_replace( "/\\[flash\\=?(media|real)*\\](.+?)\\[\\/flash\\]/ie", "blog_flash(\"\\2\", \"\\1\")", $message );
$message = preg_replace( "/\\[mp3\\=?(auto)*\\](.+?)\\[\\/mp3\\]/ie","blog_mp3(\"\\2\", \"\\1\")",$message);
return $message;
}
//插入mp3
function blog_mp3( $mp3_url, $state )
{
$optauto = "";
if ( $state == "auto" )
{
$optauto = "&amp;autostart=yes";
}
$html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image/audio-player.js"></script><object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data="image/player.swf" id="_RANDOM_ID_" height="24" width="290"><param name="movie" value="image/player.swf"><param name="FlashVars" value="playerID=_RANDOM_ID_&amp;soundFile='.$mp3_url.$optauto.'"><param name="quality" value="high"><param name="menu" value="false"><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object>';
return $html;
}

星期四, 九月 25, 2008

what's the fuck?!

昨晚看电影,什么也没有学会,就学会了怎么fuck。
比方waht‘s the fcuk?还有如何用fuck来修饰要骂的东西:the fucking weather!该死的天气。
哈哈
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那次打球,有个学生,是个老外,挺会说中文,什么“操”“他妈的”特别熟,其他的还不会说。我就寻思,你个fucking 老外,在中国学了些fucking狗屎。

RGBA补丁

nautilus,pidgin



RGBA Support for Applications list

vmware workstation 6.5



gtk界面



拷贝文件



安装系统



启动windwosXP



Unity模式

这里有个for linux版的序列号:WC5FW-V0CFX-4804A-4WTNL

vsftpd注意事项



注意传送模式,因为服务器在路由器下,所以需要开启被动模式。

pasv_enable=YES
pasv_min_port=65200
pasv_max_port=65300
pasv_promiscuous=YES //取消port安全检查,否则IE登陆出错。

开启防火墙端口,用iptables开启65200~65300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65200:65300 -j ACCEPT

另外,添加noShell用户时,注意在/etc/shells中添加nologin路径。

现在还有的问题就是,无法用IE登陆ftp(外部网络),提示连接超时。但是在内网中可以实现域名登陆,估计是路由问题。暂时用falshFXP等ftp客户端传送。

星期五, 九月 19, 2008

编译了几个小软件

epiphany-webkit
webkit引擎的epiphany,速度不错,字体显示的也很棒。(今年流行webkit)
xmms
xmms经典mp3播放器。挺怀旧的。
xmms2-gxmms2
xmms2,一直没有尝试的播放器,用的是gxmms2做client。

星期四, 九月 18, 2008

opera字体配置文件

另存为font.ini,之后拷贝到/usr/share/opera/ini/即可。

下载地址

星期三, 九月 17, 2008

编译pidgin-webkit插件

pidgin-webkit是个类似通讯软件adium中提供色彩主题的插件。它看起来很酷。
pidgin-webkig
成功编译了pidgin-webkit插件,确实是个不错的插件哦,不同的颜色会给人聊天时很好的心情。
编译方法如下:
先到pidgin-webkit作者的首页上下载源码,不过因为作者的网站要翻墙(googlePage的),所以可以在这里下载,不过不是最新源码包的罢了(9.16号下载的源码包)。
之后下载webkit并编译安装。
webkit编译的方法可以看google,无非就是linux的通用编译方法了,缺少依赖就从源里安装(我用ubuntu),安装后再编译pidgin-webkit的插件,依赖也是自行解决。
默认会把pidgin-webkit安装到pidgin的用户配置目录中:
~/.purple/webkit.so
~/.purple/message_styles/
之后,就可以到这里下载一个adium的message主题,并把它解包到~/.purple/message_styles/中。
大功告成了,打开pidign的插件列表,选择并启用"Webkit message styles"就ok了,第一次启用的时候pidgin可能会崩溃,不过再次登录pidgin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个人感觉很稳定。
喜欢动手的可以试试看咯。

星期五, 九月 12, 2008

MiniVmac

在linux运行一个小型的mac虚拟机。mac7?惊叹当时竟然mac的动态效果啊哈。黑白界面下哦。

星期三, 九月 10, 2008

QQ广告,linux也摆脱不了

pidgin2.5.0,今天竟然出现了QQ广告,如下:



QQ太牛X了。

星期二, 九月 09, 2008

openSUSE更新

openSUSE桌面做的很到位,很统一化了。大部分软件的logo基本都改成了suse标志。看起来比较规范。另外openSUSE安装后也无须怎么配置,相对于arch的春手动配置是天上地下的差距啊。而对比ubuntu却差不多,不过比ubuntu的桌面还要亮丽一点。个人不太喜欢ubuntu的那个黄颜色。

不过现在有点怀念ubuntu的apt了,当年用台湾源的时候,那速度。还好openSUSE可以用smart来更新。速度还凑合。smart使用方法如下(之前先到YaST安装smart):

  • smart update - 更新软件

  • smart upgrade -系统全部更新

  • smart channel –add xxxx type=yast2 name=”xxxx” baseurl=xxxxxxx (增加 channel)

  • smart channel –edit (编辑channel 內容)

  • smart install 软件名 (安裝软件)

  • smart search 软件名 (搜索软件)

  • smart –gui (GUI 介面)


smart速度快在我看来就是多个软件包用时下载,不同于debian的apt,debian是下载完一个软件包再下载另一个。而suse是n个软件包同时下载,带宽当然能够利用起来。不过下载单个文件就差远了。 :-(
smart速度快在我看来就是多个软件包用时下载,不同于debian的apt,debian是下载完一个软件包再下载另一个。而suse是n个软件包同时下载,带宽当然能够利用起来。不过下载单个文件就差远了。 吐

另外smart下载的缓存包放在了/var/lib/smart/packages里面。

星期一, 九月 08, 2008

wp的permalinks避免和ucenter冲突

把默认生成的代码RewriteBase目录改为根目录即可。如下:

RewriteBase / //改为根目录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f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d
RewriteRule . /yang/index.php [L] //也可以修改该处

即可生成http://shouguang.org/yang/2008/08/11/come-on/的静态页面。

星期五, 九月 05, 2008

开启伪静态地址

htaccess文件如下(站点安装在根目录):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Base /
RewriteRule ^(space|network)\-(.+)\.html$ $1.php?rewrite=$2 [L]
RewriteRule ^(space|network)\.html$ $1.php [L]
RewriteRule ^([0-9]+)$ space.php?uid=$1 [L]

开启apache2的rewrite模块,配置网站目录:
AllowOverride ALL

重启apache,之后进入后台开启rewrite即可。

把博客迁移到这里

本来打算安装dotclear,文档不太全,而且基本是法文的,看不懂。

好,以后就在这里了。

星期四, 九月 04, 2008

opensuse安装注意事项

Screenshot
下载openSUSE-11.0-DVD-i386.iso,采用硬盘安装方式。

本机/dev/sda8包含了该iso和suse的解包文件。

过程:

解包iso到/dev/sda8(ntfs分区)下的suse文件夹,拷贝/boot/i386下面的linux和initrd两个文件到硬盘根目录,重启系统,进入grub命令模式
root (hd0,7)
kernel /linux
initrd /initrd
boot

启动后,进入假图形界面,选择语言,键盘类型,选择安装介质harddisk,输入suse的镜像解包地址/suse,确定启动图形界面。之后选择语言-中文,选择键盘类型-US,然后安装会出现问题,说是无法挂载安装数据源的分区,即/dev/sda8,按alt+Ctrl+F2切换到命令控制台,先执行卸载命令把/dev/sda8卸载掉,然后在/mounts/下面创建一个名为mp_1002的文件夹,之后把/dev/sda8重新挂载到mp_1002目录即可。然后回到图形界面(alt+F7),点击重试,确定即可。之后执行分区向导。

分区向导会自动划分区域,然后不管他,选择专家模式-从分区表重新导入,之后自己划分空间即可。这时候还有一点注意事项,就是不要挂载安装源所在的分区,但是我们不能在编辑分区的时候把它卸载掉,会提示“不能编辑该分区,因为该分区包含所需的安装源”。然后我们再次切换到控制台,把/dev/sda8给卸载掉,防止安装挂载时提示错误--因为如果不卸载,安装会再次挂载它,会报错。

之后就比较容易了。硬件自动检测,不用自己配置。opensuse很豪华。

星期一, 八月 25, 2008

周末arch安装配置

arch

下载arch最新iso,刻盘,光盘启动。
启动到shell,运行/arch/setup,启动安装程序。
alt+fn,切换另一控制台,cfdisk分区。/和swap。
分区,选择包,安装包,配置rc.conf,配置网络,配置/etc/fstab,挂载ntfs分区,配置root用户密码,添加非root用户,配置/etc/local.gen,配置local。
安装grub,reboot系统。

进入系统后,pppoe-setup拨号,pppoe-start拨号。
pacman -Syu系统。

安装xorg,搜索自己到显卡驱动包并安装,安装hwd,利用hwd配置显卡生成xorg.conf。
安装alsa-utils,运行alsaconf配置声卡,添加非root用户到audio组,gpasswd -a user audio。添加alsa服务到rc.conf。
安装openbox,lxpanel,slim登录管理器。配置.xinitrc,添加exec openbox-session。
安装fcitx,添加如下到.xinitrc使其自启动: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export GTK_IM_MODULE=xim
export QT_IM_MODULE=xim
fcitx &


修 改系统界面,保护眼睛。安装Clearlooks主题,安装gnome图标主题,拷贝tahoma.ttf和simsun.ttc到/usr/share /fonts,chmod u+x /usr/share/fonts/{tahoma.ttf,simsun.ttc}使其拥有用户可执行权限。修改~/.gtkrc-2.0,添加如下, 调用主题和字体:
style "user-font"
{
font_name="Tahoma,SimSun 9"
}
widget_class "*" style "user-font"
gtk-font-name = "Tahoma, Simsun 9"
gtk-theme-name = "Clearlooks"
gtk-icon-theme-name = "gnome"


包:
安装firefox,flashplugin,quodlibet,leafpad,smplayer,mplayer,codecs,terminal,gpicview,pcmanfm,htop,ntfs-config(自己编译)。

ps:fcitx 配置字体用WQY-bitmapSong,到腾讯网去下载linux版QQ,比pidgin好用,terminal字体交错可以安装ttf- bitstream-vera来替换。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家里老电脑xp的速度,所以安装arch。系统速度不错,软件启动很快,不过就是网速太慢,下载包 需下载很长时间。

另外推荐一首极其美妙的歌曲:NeGovoriMneNichego。

星期三, 八月 20, 2008

几个注意事项

在dell的optiplex320上面安装debian的时候,cd启动时加载linux pci=nomsi.
debian安装至"将grub安装到mbr上吗?"时,返回主menu,选择安装lilo引导.用lilo替换掉grub.
安装完毕系统后,安装ntpdate,更新时区.运行ntpdate 210.72.145.44.该ip为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的官方服务器.
用crontab来定时执行任务.
挂载nfs磁盘,定时备份mysql数据库到nfs服务器中.

需要三个脚本。一个为mysql备份脚本,网站目录备份脚本和ftp上传脚本(nfs者不使用)。当然完全可以写到一个脚本中来,另外再把脚本添加到cron。

备注(2009-9-15):利用ntpdate调整时间后,再次重新启动后,时间又快了8个小时,原因是BIOS时钟不准确。修改方法如下:
先看看BIOS时间:sudo hwclock --directisa --show
2009年09月15日 星期二 18时30分00秒 -0.048720 seconds
在看看系统时间:date
2009年 09月 15日 星期二 10:20:29 CST
BIOS时间比系统时间快了8个小时。利用ntpdate来更新时间,然后再将时间写入到硬件时钟就可以了。如下:
ntpdate 210.72.145.44
#15 Sep 10:20:25 ntpdate[30487]: step time server 210.72.145.44 offset 247.773665 sec
sudo hwclock --directisa --systohc

星期一, 八月 11, 2008

Come on!

奥运会开始了,中国队加油!

星期三, 八月 06, 2008

fifaStreet

很帅,很酷,很过瘾。

星期四, 七月 31, 2008

QQ for linux正式发布了

前天还可恨的说QQ for linux发布是造谣,今天QQ for linux版竟然发布了!唉,现在怎么啥都造谣呢!

不过还是令人兴奋的,QQ for linux正式发布了,马上装linux试试看,前天刚刚用ghost恢复了系统,把软件分区也给覆盖了,之前用wubi安装的ubuntu没了。 马上装上试一下看看怎么样!哈哈,兴奋ing。。。

约一个小时候,装上了linux版QQ,还没有登录,便知道了linux版QQ是多么差劲,因为我这里是代理上网的,但是linux版QQ登录时却没有代理设置,可怜gnome下的代理对它一点用也没有。看来现在没法使用看看了,不过却希望腾讯能够把linuxQQ做到更好一些。

删除非系统原始服务

原来安装了xampp for win,卸载后,竟然发现apache2.2和mysql这两个服务仍然在系统中,奇怪卸载竟然没有删除干净。

可以用sc来删除掉这两个非系统服务。

删除apache2.2
sc config apache2.2 start= demand

sc delete apache 2.2

之后便提示删除成功。mysql如上。

星期二, 七月 29, 2008

QQ For Linux,等你,却又何必?

之前从cnbeta和linux中文桌面网上看到QQ for linux版本即将发布(但是linuxtoy却没有提到),真的是异常兴奋!不过一直在等待7月份结束发布新版本,却迟迟没有任何消息。

后来,也就是今天,这个玩笑正式宣布成了真正的玩笑。原来都是骗人的。

讨厌QQ,却又让人期盼,个大linux论坛都在期盼和讨论这个话题,等来的却是一个玩笑。其实早该想到的就应该如此,腾讯如果发布linux版本QQ,则该QQ版本必有广告,否则腾讯无利益可赚。也不知腾讯是否有能力写出这样的linux版本QQ呢?

真是个令人恼怒的话题,不知道是谁率先发出个这个骗人的资讯。白白等了一场。

星期一, 七月 28, 2008

毕业之了

大学三年肩头过,光荣毕业之。
后悔大学三年没有玩个痛快!唉,真不爽啊!

不过现在上班了,好了,努力工作ing!

前天看到老张弄了个本每天都写工作记录,也算是日记。嗯,要跟他学学,有计划。

ps:另外yo2的博客导出到了wordpress.com.cn,原因嘛,yo2的广告变多了,看着不爽不简洁。另外似乎yang.wordpress.com.cn这个博客的访问流量还要比我的yo2博客大一些。随便了。

星期三, 七月 16, 2008

t23修好了。

感谢艾瑞笔记拆解网
t23在济南的时候突然坏掉了,表现为开不了机(偶尔能开机),开机时电源指示灯亮一下,之后便不亮了,风扇一块一慢的转,屏幕没有任何显示。
我估计,如果要到济南奸商那去修的话,要花几百块钱。心想算了,反正太旧的电脑了。但每每看到t23躺在橱柜里面的时候,感到非常可惜。干脆拆开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修不好算了,修好了算学习。
不想,修好了,另外感谢老张帮我焊的点。:-P
其实就是主板的某个芯片(貌似叫做电源管理芯片)焊点那里虚焊,导致接触不好。
反正我是拆开了,然后把焊点给焊住,再原路拼回去,就行了。
几张图:
光驱,mini卡插槽,内存,喇叭,什么的都拿下来。

因为没有适合的螺丝刀,然后我用老张的刀子给拆卸的,另外奉劝大家不要用这东西来拆卸,容易损坏螺丝,还好ibm笔记本的质量很好,螺丝的质量也非常好。

如下,两个圆形的芯片松动了,接触不良导致的问题。

把主板拿下来,只剩下D壳和液晶屏。

主板拿下来了,用了n年的笔记本,里面除了有点灰尘外,整个部件看起来很新,ibm质量就是不错。

修好了的笔记本。很好,虽然不是很强大。


拆解笔记本的时候不要用蛮力,注意巧劲。不要心急,拆下来的部件按照原来的样子放好摆在一边便于以后的安装。